在蘄水(今浠水),被擁立為帝,建都于清泉寺(今聞一多紀念館館址),國號 “天完”(壓倒“大元”之意),年號“治平”。相傳為了鞏固政權,發行貨幣,因起義時占山為寨,曾以三角山為據點,故選此山沖筑爐煉銅,鑄造“治平通寶”。因此,人稱“鑄錢沖”,鑄錢爐遺址尚存(今被水淹)。1969年人們攔壩蓄水,使之“高峽出平湖”,成為三角山峰一 “洱?!?,故稱“鑄錢湖”。
鑄錢湖約7千平方米面積,6萬立方米容量。湖水清澈,湖面如鏡。水面上有亭榭、竹筏、扁舟、釣魚臺。湖畔有竹道長廊、登山石徑、瓜棚過道、果蔬菜園、禽欄畜舍、竹廬別墅、停車廣場、石桌石椅竹籬笆。
湖光瀲滟映山色;竹廬幽雅傍水天。